分享這篇文章

哈囉 ! 大家好,我是點亮!

不曉得你的平常是不是會想:我要如何幫孩子建立好習慣、建立學生好習慣,甚至是高效能的習慣呢?

好習慣需要培養,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今天要來聊聊我一直在聽的 #Podcast#大人的Small Talk,簡稱 #大人學

image 27

這個節目我追了3、4年,我從大人學剛開始錄的前10集就開始聽了,那個時候是2019年,今年2023年大人學的Podcast節目已經更新到300多集。

剛開始聽大人學Podcast的時候,雖然當時我已經有孩子了,但總覺得自己不是成熟的大人、有太多東西要學,正好大人學的核心價值是「成為成熟大人必備的學問」,就激起我的好奇心。

當初只是拿來聽一聽,沒想到這一聽就是3、4年。

Podcast的好處是可以開車時候聽、走在路上聽,我可以一面做其他輕鬆的事情、一面聽Podcast。

最近我在大人學聽到一集節目是:小朋友也能懂的高效人生管理術——Bryan讀《在咖啡廳遇見彼得.杜拉克》,(在Apple Podcast上可以聽完整的內容,可以點這個連結連過去聽)

這集節目很吸引我,因為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書很硬,連我這個大人都讀得不是很懂 (可能跟我唸理工科系有關),更別說是孩子了。

竟然有那麼一本書是專門寫給孩子讀的,這本書名就叫作《在咖啡店遇見彼得杜拉克》。

image 30

這本書用淺顯易懂的故事,帶入生活化的情境,即使是小孩也可以掌握「貢獻、優勢、時間、專注、抉擇」等5個提高人生效能的習慣。

以下是我聽了這集節目後,在博客來把這本書買回來讀的閱讀筆記。

我也把對孩子有幫助的內容,分享給他們,以下是我整理過的精華,一起來看看吧!

在咖啡廳遇見彼得.杜拉克》是用什麼故事來教孩子、建立學生好習慣呢?

年輕店長每天都被業績追著跑,遇到好多不同的挑戰,正當他快要放棄的時候,一位坐在咖啡店的老紳士 (彼得杜拉克的化身) 給年輕店長一些「量身訂做」、「客製化」的指引。

在老紳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的學會5個提高人生效能的習慣,改善了咖啡店的經營狀況。

在咖啡廳遇見彼得.杜拉克》教導孩子哪5個習慣可以提高人生效能?

以終為始

彼得杜拉克在開頭強調要「以終為始」。我們要帶孩子想清楚自己想要達成什麼目標,再來制定計劃,這個確實不容易,但如果爸媽很堅定地要這麼做,孩子都會跟隨爸媽的帶領。

這樣一來,就可以用結果來思考現在該做什麼,更容易解決目前遇到的問題。

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學好某一科目,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如何達成這個目標,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包括每天要花多少時間學習、如何測試自己的學習成果等等。

有了以終為始,就會幫助孩子就會更清楚自己的目標,並且更有計劃地去實現這個目標。

一、思考「貢獻」

彼得杜拉克認為,一個人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貢獻自己的專長與服務,讓自己的工作對社會產生影響。

所以我們應該帶孩子認識自己是個被需要的人,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有價值。

我們可以讓孩子從做家事開始練習貢獻,只要孩子完成了一件家事,就算是幫忙拿個碗筷好了。

爸媽可以要告訴孩子,謝謝孩子的幫忙,我們很需要孩子的幫忙,讓孩子覺得這個家需要他、孩子是個被別人需要的人,而不是生在這世界上就等著大人伺候他們、唯我獨尊。

二、活用「優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彼得杜拉克建議我們優先要補強弱點,讓自己變得更完整。

但也要看自己是在學生階段,或是在工作階段。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根據經驗,如果學生時候數學不好,要優先補數學。

那在工作階段,假如是英文好、數學不好,你覺得要加強的會是數學嗎?

我想應該不是,反而要優先加強英文,讓自己的英文好還要更好、成為頂尖,這樣才能在職場上冒尖、突出。

台灣教育強調五育並重,每一樣都要發展得很好,這樣也沒有不好,但實行起來會覺得卡卡的,明明孩子的優勢就不在那,學校老師就硬要針對那不足的,讓孩子覺得他不是那麼的好。

當然成長需要時間跟耐心,我們不會在孩子第一時間就請他直接放棄,但如果長期觀察,優勢不在那邊,就要仔細地替孩子想一想。

所以懂得觀察市場上需要的技能,再搭配活用孩子的「優勢」,孩子能在成年後生存得下來。

三、掌控「時間」,做好時間管理

頂尖的人,職場上有企圖心的人,都一定注意時間管理。

他們會把每天的時間規劃好,並且優先 處理重要的事情。

這樣一來,就能夠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並且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四、「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彼得杜拉克建議,我們要將事情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把不重要的事情優先剔除掉,俗稱「劣後順序」,也就是「不採取行動的排名」,這樣就能集中精神去做重要的事情,拿到更好的結果。

讓我想到巴菲特和他的私人飛機飛行員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幫巴菲特開飛機的機師問巴菲特,可不可以教我怎麼創業。

巴菲特請他列出25個最想做的事情,然後從這25個當中,選出5個最想做的。

機師心想,巴菲特要我專注在這5件最想做的事情上,我就會成功。

但最後巴菲特跟他說,到你創業成功之前,你要專心不去做那20件事情,因為那20件事情是你很想作但會打岔你去達成那5件最想做的事情。

所以說除了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以外,還要注意不要去作會打岔達成目標的事情。

五、正確的「抉擇」與付諸行動

彼得杜拉克認為,當孩子覺得一件事情是對的時候,就要去:放手一搏、衝一波。

不做決定竟然也是一個決定,就是放著讓環境去替孩子做決定,這樣就是在讓機率去決定,如果孩子一直放棄自己的抉擇權,那麼孩子的人生就會被動地被掌控著。

延伸閱讀

兒童AI教育

  1. Code.org AI 課程完整全攻略(2023年更新)
  2. 不會被 AI 取代的工作:AI 不會取代老師,未來還會非常缺老師
  3. 從 ChatGPT 到 Khanmigo:AI 如何幫助我們孩子的未來教育?
  4. ChatGPT大解密:AI人工智慧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你需要的是這 3 個「應變方法」
  5. AI 求職市場真相:從近 1000 筆職缺看未來趨勢
  6. AI人工智慧 應用神助攻:幫助爸媽準備孩子睡前床邊故事的好幫手:Pagemaster的1項教育發明
  7. 孩子真正需要學的是什麼?學AI、學程式,還是...?你可以聽聽看我的這 1 個看法
  8. 探索ChatGPT4:超越語言,進入圖像領域及其對孩子的影響
  9. AI人工智慧體驗工作坊演講:創新思維、資訊安全、擬真互動 | 問題與解答(Q&A) |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
  10. AI 教育應用:「AI時代,孩子該學什麼?」─ 台灣 Google 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的1個看法
  11. 在AI世代教育孩子與AI共存:AI的出現創造新職業機會,必須了解的1件事

兒童程式教育

  1. 讓孩子免費自學程式的資源清單(2023年)
  2. Code org 精選課程總整理:一站式學習程式(2023年)
  3. 美國 10 大熱門「YouTube 兒童頻道」程式學習頻道推薦
  4. Scratch程式教學經驗分享:我是如何帶學生學程式?3 個真實案例
  5. 為何程式設計納入108課綱 程式必修課?該如何應對?有這3個就夠了:給孩子更有力的未來
  6. 10 部 Scratch 教學影片:讓孩子輕鬆學習程式設計
  7. 讓孩子一接觸程式就喜歡程式:Scratch
  8. 學齡前孩子學習程式的啟蒙:Scratch Jr
  9. 完整的線上學程式的資源:Code.org
  10. 兒童程式 的 50 個常見問題
  11. 如何用程式邏輯提升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4 個解決問題的步驟案例,你可以這樣做
  12. 孩子的興趣培養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可以在這裡被培養
  13. 為何選擇寫程式?一位軟體工程師的親身經驗分享

教育趨勢

  1. 【教育趨勢】送給孩子的高效率讀書方法|好書推薦《考試腦科學》
  2. 【教育趨勢】從爸媽角度看《108課綱》
  3. 【教育趨勢】從零開始徹底搞懂素養(3大關鍵:知識+技能+態度)
  4. 【教育趨勢】108課綱在考試及學習上的差別:國小、國中及高中職
  5. 【教育趨勢】108課綱,我的孩子會不會更忙碌?甚至要額外補習
  6. 【教育趨勢】為什麼課綱過沒幾年就大改?多元入學對我們的孩子有利嗎?
  7. 【教育趨勢】108新課綱的「素養」,究竟要培養孩子什麼「核心能力」?

親子關係

  1. 「如果時間能重來,我要好好陪伴孩子長大」,疫情的限制或許是實現爸媽夢想的最佳時機
  2. 【親子關係】爸媽總是忍不住罵孩子?「4個管教方法」,親子關係大提升
  3. 【親子關係】爸爸給孩子的陪伴究竟有多重要?教你「和孩子相處的5個技巧」
  4. 【親子關係】爸媽知道怎麼辦: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掌握「5個溝通心法」
  5. 【親子關係】爸媽情緒失控傷了孩子好後悔?教您3個步驟「修復親子關係」,輕鬆做自己
  6. 【親子關係】孩子亂發脾氣、動手打人怎麼辦?3個爸媽需要知道的原則
  7. 【親子關係】誰說「忙碌爸爸就不能做個好爸爸」,盤點3個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
  8. 【親子關係】孩子說:我就是要,爸媽只能一再妥協?教您4招正面管教,立即改善孩子行為
  9. 【親子關係】幸福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