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點亮!😀
之前有家長問我,孩子光學現在的學科,時間都不夠用了,那這樣還需要學程式、學AI嗎?但未來的趨勢,或者是現在的趨勢就在那,如果不學可以嗎?
同樣身為家長,我很明白父母們的擔心,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該不該學程式、學AI這個問題,大家之所以會糾結,主要是孩子的學習時間跟精力很有限。
讓孩子學學基礎的還可以 (程式在義務教育的必修課程會教),如果要繼續花大量時間、更深地學下去,這樣一定會擠壓到其他重要的學科,尤其像英文或是數學的時間。
假設有家長安排孩子在國小畢業前就要拿到劍橋英檢 KET 或是 PET、或是數學要考過某個等級的比賽,例如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我是這麼看的,我覺得大原則是,孩子只要把基礎打好、打穩,其實學任何的東西都很快,基礎指的是:國文、英文、數學。
那麼你已經是這麼做了,那你還需要繼續往下看嗎?你可以再聽聽看我的觀點。
學程式與學AI對孩子的教育意義
我以過來人的經驗來說(雖然我的孩子也才國小),不要受到媒體的影響給打亂對孩子的安排,要理性的分析到底程式或是AI對孩子現階段的幫助在哪裡。
我直接這麼說好了,現在只要我們提問給AI(前提要問得好XD),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就得到一個可以執行、沒有Bug的程式碼,那這樣孩子還需要學程式嗎?可以參考iKala創辦人程世嘉寫的這篇商業週刊報導:AI天天迭代,到底怎麼跟上?程世嘉的秘訣:像小學生一樣思考。
我覺得現階段人類還是不能全部都靠AI,因為我們還必須要看懂AI給的答案是不是正確的,我們要把AI當作教練、當作幫助我們成長的工具,而不是幫我們做所有事情的AI機器人。
我覺得孩子要學的,跟我們大人在職場上想提升競爭力所學的差不多,就是成為「跨領域的人才」,這與108課綱在推的跨領域學習的方向是一致的,簡單說就是未來成為讓企業老闆覺得請到了一個能以一擋十的人(現實考量)。
以一擋十說得有點誇張,意思是老闆覺得請一個員工可以幫老闆處理多份工作,這樣他就不用請那麼多人了。
當然最近很多人正在學習如何活用AI工具,讓自己發揮以一擋十的工作成效,包括小弟我也正在往這條路努力邁進。
普遍來看,發展好的、能夠拿到更多機會且勝出的,就是屬於跨領域人才,這樣的人才手上擁有的武器不只有一個,可以對付陸海空的武器都有。
我舉個簡單的真實場景,如果大家寫程式的能力差不多,接著會看專案的能力,也就是過往曾經做過哪些大型的專案,甚至有帶專案的經驗。
那這是對於較資深的工程師,要爭取往更高階的職位來看,如果一個工程師的個性不在那,表明他對帶人沒興趣,那繼續在現有領域專研、從技術職位往上升也是可以的。
這個是軟體工程領域,那我來說個適合各領域的,那就是專業領域加上語文能力。
如果一個人的英文聽說讀寫都在一定的水準,在專業能力大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要應徵的公司或是現在待的公司很要求英文(既使不要求上面主管在考量提拔時也會參考英文能力),有好的Offer、主管的機會或是國外業務的機會就會給他,專業能力+英文能力是很明顯跨領域可以達到的。
我常看到一個跨領域人才很好找工作的技能組合是,大學及碩士都是本科系畢業 (純血) + 多益TOEIC金色證書 (多益TOEIC 860分以上)。
職場還有一個「做人的能力」,包括溝通軟實力、能夠搞定上下層以及平行層的關係,也是另一個勝出的關鍵,不過「做人的能力」又是另一個大領域要研究的主題,這裡先跳過。
還有另一個幸運的能力叫「人脈關係」,不可否認這種人脈能力也超級重要,之所以稱為幸運,因為這種能力可遇不可求。
我真的有聽過,主管錄取一個新人的關鍵是因為他們同校,職場上有句話: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這個能力同樣也先跳過。
如果要考慮學程式、還是學 AI,這裡建議是要學就兩個一起學,不要只學單一個,而且是有效率的來學,例如用Scratch學 AI,或者用AI學Scratch。
這個觀念也就是Scratch創辦人所說,不要Learn to code,要Code to learn,意思是不要只單一來學程式語言或是熟悉軟體操作,要用程式去學其它領域的知識,例如從Scratch學數學、學英文、學美術、學動畫、學遊戲。
這裡需要注意,如果孩子學Scratch後來都跑去玩別人做好的「現成遊戲」,而且玩到一發不可收拾、停不下來、控制不了,家長就會考慮是否要讓孩子繼續學Scratch,會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學科。
如果孩子把他做的Scratch遊戲拿給家長看,並跟家長一起玩,家長覺得哪裡可以改得更好(使用者回饋),孩子立刻就根據家長提的需求,把程式修改好,再跟家長一起玩,或者教會家長,家長一起下來修改程式(以Scratch的世界,修改程式就是調整一下程式積木)。
孩子成為開發者而不是消費者,因為寫程式這件事讓孩子體驗真實世界的「工作流程」,從孩子聽懂需求、開發、測試、正式上線、使用者反饋、再修改、再測試、再上線。
如果家長知道學Scratch程式還可以學其它有用的知識,像是數學、英文、美術、動畫、甚至是AI,我相信家長都會很認同孩子學程式。
我曾經有想過教國小的孩子用ChatGPT去寫Scratch,但後來思考了一下,帶他一起做還可以,放手讓他做卻不太行,擔心他們會趁我不注意的時候,拿ChatGPT去做其他事情。
因為官方對於ChatGPT的規定是禁止13歲以下使用,未滿 18 歲,必須獲得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許可才能使用服務 (原文政策連結),所以如果孩子要用的話,最好是大人帶著孩子一起使用 ChatGPT。
另外,學程式最常被家長詬病的就是會碰3C,孩子過早碰3C會延伸出一些問題,我的觀念是適度的碰就好,跟孩子立規則,明確規定使用3C時間,關於這方面可以去看親子專家王宏哲的文章:王宏哲:孩子為何沉迷網路和手機?家庭使用3C建議。
因為全部都禁止不碰3C,某一天老師出的題目就是要使用3C做作業或報告,等到那個時候再來熟悉3C就會有點慢,孩子會覺得為什麼同學都比我會,其實也沒有比較會,只是他們提早去學罷了,我發現孩子們都比大人還厲害,3C碰兩三下就無師自通。
如果這個世界可以讓孩子都不碰3C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我是第一個贊成,現實是3C不是萬能,但身處在這個世界沒有3C萬萬不能。
舉個大人學的這一集Podcast顧問Bryan說的例子,連到餐廳點餐都要用手機掃QRCode點餐,如果排斥使用智慧型手機,生活將會綁手綁腳、很不方便,是也可以請餐廳服務員幫忙點餐,但如果服務員很忙、或是脾氣很差,好好的一頓飯將會受到影響 !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聽聽看大人學的這集Podcast:大家都說很重要的知識,我就非學不可嗎?到底什麼該學?該學多深?越學越焦慮又該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AI+程式+更多領域知識,帶著跨領域的精神去學,學程式不是只學程式、學 AI不是只學 AI,而是要學會如何讓程式及AI應用在合適的場景、應用在現實生活之中。
你會發現我把AI放在程式前面,AI優先學的比重逐漸比程式還重要,因為我發現最近這幾年大學的「人工智慧系」或是「資訊工程系(人工智慧組)」,分數有逐漸超車的趨勢,分數比純資訊工程系還高了(在相同的加權比例分數下來比),或許錄取人數少,所以分數比較高,不過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了,我只是就我看到的分數結果做分享,這裡有111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 – 各系組最低錄取標準及錄取人數一覽表,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讓孩子從小就培養這種全面發展的思維,可以先從軟性的開始,例如,透過「玩具積木」可以培養創造力和空間想像力、透過「閱讀」可以拓展知識面和想像力、透過「音樂和藝術」可以培養情感和表達能力、透過「運動」可以鍛煉身體素質和協調能力。
醉翁之意不在「學程式或是AI」,而是發展更多有用的技能,程式及AI只是一個「學習切入點」。
雖然程式及AI在目前的教育中並非主流科目,但在現今大人的世界卻是主流,孩子的未來不一定是主流。
程式及AI要看需要學到什麼程度,如果只是體驗一下,我感覺每一位孩子都需要體驗程式及AI,至少知道原來生活上這麼多的應用背後原理都有程式及AI,包括手機的拍照美顏功能、販賣機、掃地機器人、智慧家電,只要有電的東西背後多少都跟程式及AI有關。
AI影響範圍是全面性的,但AI給我們的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我不會因為有負面的就禁止孩子去接觸AI,反而是機會教育,教他們如何去過濾AI生成的答案、提升他們判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