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台灣240萬學生的《108課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至今已實施2年,這是台灣過去20年來最大的教育改革浪潮。
根據親子天下《7堂課完全理解108課綱》課程所說,當今世界,知識淘汰的速度越來越快。 統計資料顯示,在18世紀,知識更新週期為80-90年,19世紀和20世紀初,知識更新週期縮短為30年。 上世紀60、70年代,一般學科的知識更新週期為5-10年,上世紀80、90年代,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週期縮短為5年,進入21世紀,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週期縮短為2-3年,所以大致上可以理解,為了順應21世紀學科知識的瞬息萬變,所以未來課綱修改的週期只會越來越短。 由於知識變化太快,教學大綱必須跟上知識變化的步伐,教育改革變化不可避免地帶來動盪。為改變而改變是徒勞的;但如果對於未來的巨大變化是有點益處的,我們爸媽就願意支持改變。 另一面來看,家長會有這種感覺取決於教育部公告的入學制度一直在變,教育部說法是「多元入學」。 根據我的觀察,大多數的家長是多頭馬車,不敢只壓一邊,心想如果孩子同時擁有2、3個入學機會豈不是更好,所以弄得家長為了孩子的入學感到心煩、甚至心累,有的家長(包括我)懷念起當年一試定江山、大學聯考的時代,感覺只要專注在統一的大考上就好,相對的單純。 「多元入學」目的讓孩子拿回選擇權,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入學,TKB台灣知識庫這麼說:
《108課綱》的上路,高中升學管道不只一種,其中包括:(1)「特殊選才」、(2)「繁星推薦」、(3)「個人申請」、(4)「指考分發(分科測驗)」,而多元入學的意義在於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來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上大學,在高中三年中除了學業成績外,也有機會藉由不同的能力,透過多元入學管道來申請理想的大學。
不過無論如何,順應時勢是必然的趨勢,調整心態,家長心中對孩子教育的課綱也需要因應環境而更新。
本篇重點提示
✔ 多元入學:
108課綱的上路,高中升學管道不只一種,其中包括「特殊選才」、「繁星推薦」、「個人申請」、「指考分發(分科測驗)」。
想獲得更多《多元入學》的詳細解說可以點擊以下2個版本:
- 親子天下版本:多元入學時代,有錢也養不出優秀小孩
- TKB台灣知識庫版本:家長必須了解什麼是多元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