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訓練孩子的「創新思維」、「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超過 500 人免費註冊我們 Scratch 程式線上課程,
一起用 Scratch 探索孩子的無窮潛力吧!

嗨! 我是點亮程式的創辦人「點亮老師」
我們成功幫助超過 1000 位學生在 Scratch 平台上開發自己的專案作品。
至今,我們「點亮程式YouTube」教學影片的總播放次數已累積超過 25 萬次。
我們深信,程式設計仍然是孩子們未來的關鍵技能。雖然 AI人工智慧現在已能撰寫程式,而且寫得相當好,但這不代表人類從此不再需要程式設計這項技能。我們目前觀察到的情況是,隨著 AI 的發展,軟體工程領域的職缺持續增加,需求量也持續在增長。
我們採用動畫形式製作YouTube教學影片,讓學習程式設計變得有趣好玩。藉由這種方式,我們已成功將程式技能傳遞給大量的學生,讓他們能在家中、學校或任何有網路的地方輕鬆學習。
我們誠摯地邀請你加入我們,一起點亮孩子的未來!
為什麼程式可以點亮孩子的未來?

給孩子機器無法取代的能力
未來,有幾種工作技能是不可替代的:
1、與人面對面交流、交流思想的工作。
2、需要透過自我學習進行研究和創造來解決問題的工作。
這兩項技能目前都很難讓機器在短期內取代人類。在未來,這兩類是這個世界需要的獨角獸人才。

學程式已是世界趨勢
學程式是全球成人和兒童體驗的「全民新運動」。
美國非營利組織Code.org早在2013年就發起一小時寫程式(Hour of Code)的活動。
利用成人及兒童都很受歡迎的動畫及遊戲,吸引了4歲到60、70歲的成人及兒童在線上學習程式。

用程式練習成本較低
讓孩子在學會寫程式之後,以較低成本,增加孩子的創作體驗!
我們的程式課程並不只是要把學生變成開發者,而是讓他們學會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
程式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希望從小培養孩子的 「運算思維」,包括數學、邏輯和演算法。
讓孩子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中,盡情的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透過專案式的學習方法,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孩子體驗STEAM教育
我們要知道,在社會協作越來越複雜的當今世界,在未來的世界裡,知識本身已經不再有價值。 因此,孩子必須從知識演變為學以致用。
有鑑於此,解決之道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藝術,也就是跨領域學習的STEAM教育,讓孩子不僅有知識,而且還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我們的STEAM教育著重在專案式學習(PBL),讓孩子在探索和創新的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
孩子知道有個他感興趣的專案目標,而自發性地動手去實作並完成,從實作過程中得到樂趣以及成就感,而寫程式正是一個能讓孩子體驗STEAM教育的方法。
揭秘:程式教育大國他們是怎麼做的?
愛沙
尼亞
學習程式語言,比第二外語還簡單
世界上第一個將程式納入國小教育課程的國家是愛沙尼亞,它是 Skype 的發源地,位於東歐波羅的海的小國。
從2012年開始,這個國家的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寫程式,一邊玩機器人、一邊學習程式,他們不僅學會使用,還學會設計並創造新的。愛沙尼亞總統曾公開表示:對於美國來說,學習程式是害怕未來工作會被新技術取代,但對於只有130多萬人口的愛沙尼亞來說,學習程式是為了借助每一個人的力量,將決定國家未來的生死存亡。
英國
從5歲開始學程式,在生活中寫程式
英國在 2014 年的 9 月,便已經將程式教育正式納入了國家的義務教育體系之中。
英國兒童從 5 歲開始,孩子們就開始學習雙語,即英語及電腦語,一邊學人類的語言,一邊學電腦語言。
孩子進入國中之後,就會使用兩個以上的程式語言,創造自己的程式,程式設計課程不僅傳授學生使用技術,還陪養學生從玩家轉變為開發者,從而培養孵化新想法、努力實現的創業精神。
美國
總統簽署正式法案,將電腦科學正式納入通識教育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簽署了每一個孩子都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將電腦科學正式納入「通識教育」的一門學科,在隔年2016年宣布:「在新經濟時代,電腦科學不再是選修課,而是一項基本能力,與閱讀、寫作、算術一樣重要。」,國家完成從幼兒園到高中的電腦科學教育,而學習程式語言是這一切的基礎。
因此程式成為世界各國從小就創造國家競爭力和培養未來人才的教育體系的基本關鍵能力。
孩子程式學不好?老師與家長最關心的 30 個問題解答
幫助孩子愛上程式、提升邏輯思維與創造力
問題:如何讓孩子在家也能有效學程式?
解答:家長可透過互動影片、專案練習和簡單範例,讓孩子在家模擬真實程式環境,循序漸進學習,避免挫折感。
問題:孩子學程式容易挫折,我該怎麼陪伴?
解答:鼓勵孩子完成小專案,分段學習,並和孩子一起討論成果,將程式學習變成有趣的親子活動。
問題:老師如何在課堂上增加學生對程式的興趣?
解答:透過遊戲化專案和互動動畫,讓學生看到程式的實際成果,從動手操作中建立成就感。
問題:如何挑選適合孩子年齡的程式學習資源?
解答:選擇有分級課程、循序漸進設計的教材,並且配合實作練習,能讓孩子在不同階段都有挑戰又不會挫敗。
問題:孩子對程式沒有興趣,該怎麼激發動機?
解答:從孩子感興趣的題材出發,例如遊戲、動畫或機器人專案,讓程式成為達成目標的工具,而不是單純課程。
問題:程式學習會不會讓孩子過早接觸螢幕?
解答:可以安排每次 20–30 分鐘短程式練習,搭配紙上流程圖或動手實作,兼顧螢幕使用時間與思考能力。
問題:如何避免孩子學程式只是模仿而不理解?
解答:鼓勵孩子解釋每個程式積木的作用,並嘗試修改數值或條件,讓他們理解背後邏輯。
問題:孩子學程式會影響學校課業嗎?
解答:適當安排學習時間並與課業搭配,程式學習可提升邏輯思維,反而對數學與科學有正向幫助。
問題:家長不懂程式,如何陪孩子學?
解答:使用有步驟教學影片和示範專案,家長可引導孩子操作,不需專業背景也能陪伴學習。
問題:程式學習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有什麼幫助?
解答:能培養邏輯思維、問題拆解能力、創造力與專注力,對未來學習與生活都有正面影響。
問題:孩子學程式容易分心,怎麼改善?
解答:使用短專案、明確目標,並搭配即時回饋或小獎勵,幫助孩子保持專注。
問題:孩子學程式會太枯燥,怎麼增加趣味?
解答:結合遊戲化挑戰、動畫效果與故事情節,讓學習過程像玩遊戲一樣有趣。
問題:老師如何在課堂中管理程式專案?
解答:可以分組完成小專案,使用範例模板並設定逐步目標,方便老師觀察進度與給予回饋。
問題:孩子學程式會不會太早接觸抽象概念?
解答:使用圖形化程式工具可降低抽象難度,透過視覺化積木讓孩子理解程式邏輯。
問題:孩子在家學程式容易拖延,怎麼辦?
解答:設定每日或每週小目標,並用專案成果作為回饋,讓孩子看到努力成效。
問題:孩子學程式會不會太難?
解答:從簡單專案開始,循序漸進增加難度,並搭配影片教學與範例,降低挫折感。
問題:孩子學程式需要額外軟體嗎?
解答:多數圖形化程式工具(如 Scratch)可直接在瀏覽器使用,無需安裝額外軟體。
問題:家長怎麼知道孩子學到什麼?
解答:可以觀察孩子完成的專案、修改程式邏輯或解決挑戰的能力,了解學習進度。
問題:程式學習需要每天練習嗎?
解答:不必每天,但建議固定每週 2–3 次練習,保持學習連續性與興趣。
問題:孩子學程式會影響社交嗎?
解答: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程式專案可與同學、朋友合作,還能增進社交能力。
問題:孩子學程式會有職業規劃幫助嗎?
解答:學程式能建立解決問題與邏輯思維能力,對未來 STEM 職業規劃有幫助。
問題:孩子學程式可以兼顧休閒娛樂嗎?
解答:程式可以成為孩子的趣味活動之一,不會影響其他休閒。
問題:孩子不喜歡寫程式,怎麼改變?
解答:先用有趣專案吸引注意力,讓孩子完成小成就,慢慢建立自信與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