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這篇文章

嗨 ! 大家好,我是點亮老師。

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Replit 推出了一個叫 Agent 3 的 AI 程式代理
它厲害到可以自己寫程式、自己測試、自己修錯誤,甚至能連續工作 200 分鐘,搞定一整個功能模組。
更驚人的是,它還能「產生小幫手」──只要用自然語言下指令,它就能生成一個專用代理人,還能串接 SlackEmailTelegram 自動回覆訊息。

看到這裡,我腦中冒出一個問題:「既然 AI 這麼強,孩子還需要學程式嗎?」

這不只是工程師家長的疑問,其實很多爸媽心裡也有相同的困惑。

AI 都會寫程式了孩子還需要學嗎 ──從 Replit Agent 3 說起 visual selection 1 1


1. 程式 ≠ 工程師,思維才是核心


以前我們常說:「學程式,以後可以當工程師。」但現在 AI 的速度和效率,早就把人類遠遠甩開。

那孩子為什麼還要學?因為 學程式是一種思維訓練。

孩子能不能把問題講清楚?能不能拆解步驟?能不能檢查結果對不對?

這些能力,未來不管是醫生、設計師、還是創業家,都用得上。程式,只是練習這些能力的一個「場地」。

AI 都會寫程式了孩子還需要學嗎 ──從 Replit Agent 3 說起 visual selection 4

2. Scratch 和 Python 的價值,換個角度來看


有家長會擔心:「既然 AI 都能寫,Scratch 和 Python 不就沒用了?」
事實上,正好相反。

Scratch:像樂高一樣,讓孩子用積木訓練邏輯力與創造力。

Python:讓孩子熟悉真實世界的語法規則,將來跟 AI 對話才聽得懂它在說什麼。

國際組織像 OECD、世界經濟論壇 都提到,孩子在 AI 時代最需要的,是 解決問題力、數位素養、創造力。程式學習,正好是這些能力的練習場。

AI 都會寫程式了孩子還需要學嗎 ──從 Replit Agent 3 說起 visual selection 2 2

3. 程式教育的方向,需要調整



Replit Agent 3 的出現,提醒我們:程式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語法」。

專案力:孩子要能定義主題,AI 幫他寫程式,他負責發想與驗證。

數位素養:孩子要懂得 AI 不是完美的,要會檢查、測試,才能避免錯誤被忽略。

跨領域整合:未來不是單純寫程式,而是能把 AI 和生活、商業、社會問題結合。

AI 都會寫程式了孩子還需要學嗎 ──從 Replit Agent 3 說起 visual selection 3

給家長的參考


所以,當我們問「孩子還需要學程式嗎?」
答案是:需要,但原因不再是培養工程師,而是培養思維與素養。

重點不是「孩子會不會寫程式」,而是:

  • 他能不能清楚表達問題?
  • 能不能耐心驗證結果?
  • 能不能把想法做成小專案?

至於用什麼方式練習?有些孩子透過 Scratch、Python;有些透過樂高、機器人;甚至做一個小小的數位專題。

👉 程式只是一種方法,但核心目標是邏輯力、專案力與數位素養。

所以,別擔心 AI 搶走程式,反而要慶幸:孩子可以少被「語法」卡住,更快享受「創造」的樂趣。

AI 負責寫程式,孩子負責做夢、驗證、創造。這樣的未來,不是更美好嗎? 🌟

本篇重點整理

Q1:什麼是 Replit Agent 3?

Replit Agent 3 是一個 AI 程式代理,能自己寫程式、測試、修錯,甚至可以生成專用小幫手來自動回覆訊息(如 Slack、Email、Telegram)。

Q2:既然 AI 可以寫程式,孩子還需要學程式嗎?

需要!學程式不只是為了寫程式,而是訓練思維能力:
#能清楚表達問題
#拆解步驟、檢查結果
#培養邏輯力、專案力、創造力與數位素養

Q3:孩子學程式主要目的是什麼?

核心目標是 思維訓練與能力培養,而非成為工程師。程式只是練習這些能力的「場地」。

Q4:學 Scratch 與 Python 的價值是什麼?

#Scratch:用積木訓練邏輯力與創造力,適合初學者
#Python:熟悉真實世界的語法規則,將來能更好地與 AI 對話

Q5:AI 出現後,程式教育應該如何調整?

教育重點應該轉向:
#專案力:孩子負責發想與驗證,AI 協助程式撰寫
#數位素養:懂得 AI 不是完美的,學會檢查、測試
#跨領域整合:將程式與生活、商業、社會問題結合

Q6: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練習程式?

可以透過:
#Scratch、Python 練習
#樂高或機器人
#小型數位專題專案
#核心目標是 邏輯力、專案力、數位素養,而不是單純學語法

Q7:AI 會搶走孩子學程式的必要性嗎?

不會!反而讓孩子少被語法卡住,更快享受創造的樂趣。AI 負責寫程式,孩子負責做夢、驗證、創造。

延伸閱讀

兒童AI教育

  1. Code.org AI 課程完整全攻略(2025年更新)
  2. 不會被 AI 取代的工作:AI 不會取代老師,未來還會非常缺老師
  3. 從 ChatGPT 到 Khanmigo:AI 如何幫助我們孩子的未來教育?
  4. ChatGPT大解密:AI人工智慧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你需要的是這 3 個「應變方法」
  5. AI 求職市場真相:從近 1000 筆職缺看未來趨勢
  6. AI人工智慧 應用神助攻:幫助爸媽準備孩子睡前床邊故事的好幫手:Pagemaster的1項教育發明
  7. 孩子真正需要學的是什麼?學AI、學程式,還是...?你可以聽聽看我的這 1 個看法
  8. 探索ChatGPT4:超越語言,進入圖像領域及其對孩子的影響
  9. AI人工智慧體驗工作坊演講:創新思維、資訊安全、擬真互動 | 問題與解答(Q&A) |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
  10. AI 教育應用:「AI時代,孩子該學什麼?」─ 台灣 Google 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的1個看法
  11. 在AI世代教育孩子與AI共存:AI的出現創造新職業機會,必須了解的1件事

兒童程式教育

  1. 讓孩子免費自學程式的資源清單(2025年)
  2. Code org 精選課程總整理:一站式學習程式(2025年)
  3. 美國 10 大熱門「YouTube 兒童頻道」程式學習頻道推薦
  4. Scratch程式教學經驗分享:我是如何帶學生學程式?3 個真實案例
  5. 為何程式設計納入108課綱 程式必修課?該如何應對?有這3個就夠了:給孩子更有力的未來
  6. 10 部 Scratch 教學影片:讓孩子輕鬆學習程式設計
  7. 讓孩子一接觸程式就喜歡程式:Scratch
  8. 學齡前孩子學習程式的啟蒙:Scratch Jr
  9. 完整的線上學程式的資源:Code.org
  10. 兒童程式 的 50 個常見問題
  11. 如何用程式邏輯提升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4 個解決問題的步驟案例,你可以這樣做
  12. 孩子的興趣培養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可以在這裡被培養
  13. 為何選擇寫程式?一位軟體工程師的親身經驗分享

教育趨勢

  1. 【教育趨勢】送給孩子的高效率讀書方法|好書推薦《考試腦科學》
  2. 【教育趨勢】從爸媽角度看《108課綱》
  3. 【教育趨勢】從零開始徹底搞懂素養(3大關鍵:知識+技能+態度)
  4. 【教育趨勢】108課綱在考試及學習上的差別:國小、國中及高中職
  5. 【教育趨勢】108課綱,我的孩子會不會更忙碌?甚至要額外補習
  6. 【教育趨勢】為什麼課綱過沒幾年就大改?多元入學對我們的孩子有利嗎?
  7. 【教育趨勢】108新課綱的「素養」,究竟要培養孩子什麼「核心能力」?

親子關係

  1. 「如果時間能重來,我要好好陪伴孩子長大」,疫情的限制或許是實現爸媽夢想的最佳時機
  2. 【親子關係】爸媽總是忍不住罵孩子?「4個管教方法」,親子關係大提升
  3. 【親子關係】爸爸給孩子的陪伴究竟有多重要?教你「和孩子相處的5個技巧」
  4. 【親子關係】爸媽知道怎麼辦: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掌握「5個溝通心法」
  5. 【親子關係】爸媽情緒失控傷了孩子好後悔?教您3個步驟「修復親子關係」,輕鬆做自己
  6. 【親子關係】孩子亂發脾氣、動手打人怎麼辦?3個爸媽需要知道的原則
  7. 【親子關係】誰說「忙碌爸爸就不能做個好爸爸」,盤點3個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
  8. 【親子關係】孩子說:我就是要,爸媽只能一再妥協?教您4招正面管教,立即改善孩子行為
  9. 【親子關係】幸福是怎麼一回事?